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快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更多精彩

    许寅峰:选择板块时,我会看这几点!
    本期嘉宾:许寅峰

    十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几经市场沉浮,经验丰富,具有全面的市场分析能力,曾获得多个全国股票和期货大赛的大奖,包括第一财经证券投顾比赛全国第四名。横跨股票、期货等多个投资品类,眼光独到,尤其对重大行情预判准确,深受客户信赖。把握热点板块,精准研判变盘点,资金配置以安全为主,稳健获取超额利润。

    本期内容

    市场要有坚持,也要有灵活的调整——点掌投教专访国泰君安许寅峰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总会碰到些比较难以应对的复杂情况,比如市场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而自己的投资逻辑和观点又没有跟上这些变化等等之类的现像。那么个人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市场上的纷繁复杂呢?

           点掌投教特邀国泰君安资深投顾——许寅峰,一起畅谈证券市场的沉浮。

    基本面投资,永恒经典的理念

           近几年来,创业板以及科创板中的很多科技公司都呈现了比较好的表现,但是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投资理念,那就是价值投资,自从2016年之后,A股的价值风充斥了整个市场,即使是科技这些波动较大的行业,最终也会回归到公司的基本面上。

           而价值投资并不是说一味持有一家公司,价值投资的理念,是以公司基本面为基础,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又要灵活根据市场资金爱好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方法。对此,许寅峰举了一个真实股民的例子,他也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但是他比较执著,买的股票都是那些用过去的思维认定基本面优质的公司,而近几年科技浪潮的发展下,他并没有改变自身的思维逻辑,到头来还是没能获得好的收益。

           不过这并不代表价值投资的理念没用,基本面、价值投资肯定是个永恒经典的方法,这个毋庸置疑,每个投资者进入市场都是***,但做投资,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投资的真理。

    公司选择困难,不如选择行业

           现在的很多投资者都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难题,那就是现在市场上的股票数量实在太多了,选股难不仅困扰着普通的投资者,甚至连专业的市场人士都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许寅峰认为未来可以多关注于行业的研究,比如现在涌现出很多ETF、基金,投资者可以用一部分的资金放到选择行业的角度去看,就会轻松、稳健很多。

           在通过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投资者可以挑选一些自己确实很有把握的公司,投资时,要有一种想成为这家公司股东的心态,这样将资金投资于这家公司时,心里就会安稳,会支持这家公司的发展,这就离成功等于进了一大步。

           对于公司的研究,不光是从技术面,还要研究公司的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业绩有没有连续性,现金流对业绩是否有保证,要有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有逻辑的研究方法,当然研究好公司后,并不一定马上就能涨,需要等待,用技术的辅助,量能的配合,才能很好的去进行投资和操作。

    “草根”调研,就在日常生活中

           对于很多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在那些高科技领域不一定有所了解,而且也不是机构,没法去和上市公司的董秘了解公司情况,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进行调研呢?

           许寅峰认为,普通的投资者可以采用“草根”调研,就从身边关注起,比如在超市或商场买东西的时候,有哪些产品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那就去关注这种产品,然后看是哪家公司生产的,再关注它在各个卖场或超市货架上的量。这时许寅峰也举了身边朋友的一个例子,那位朋友平时去逛超市,发现海天的酱油放在超市最显眼的位置,而且价格比前一次看到的时候上调了,于是认为公司股价有一个上涨的机会,而那时的股价还低,便在海天味业上获得了不少的收益。

           作为投资者,坚守自己的投资方式是很重要的,每天要多关注时事新闻,但并不代表就要随波逐流,而是要了解当下的市场处于那种环境,处在什么样的周期中,这对于配置的品种选择会非常重要。所以投资时,在坚守的同时,也要有灵活的调整,这是成功投资的秘诀所在!

    收藏 微博 微信

    全部评论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